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长沙:公园湖面不再如同“刷”绿漆
市场动态

长沙:公园湖面不再如同“刷”绿漆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东风 黄昌华 陈颖昭 日期: 2015/8/25 8:53:29
为保持城市公园内水清鱼游,湖南省长沙市多处公园各出奇招,利用生态技术手段来防治和清除水体内的蓝藻……

长沙南郊公园利用三级水循环系统治理蓝藻,取得一定成效。 黄昌华/摄

中国园林网8月25日消息: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蓝藻进入了生长活跃期。蓝藻不但影响河湖,对城市公园里的水景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其大量繁殖会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不仅使水质恶化,影响环境美观,严重时还会将水中氧气耗尽,造成鱼类的死亡。

为保持城市公园内水清鱼游,湖南省长沙市多处公园各出奇招,利用生态技术手段来防治和清除水体内的蓝藻。

示范一:桂花公园

方法:种植水生植物,投放大量贝类

成效:3个月见效,一年构建水生态系统

坐落在长沙市雨花区桂花路的桂花公园位于长沙市的中心地带,面积虽不大,但一直是附近市民最喜爱的一处休闲、锻炼活动场所。

最近一段时间,来到桂花公园的游人看到,公园种的水塘里,工作人员穿着防水的衣服正在捞水底的树叶和垃圾。塘水整体呈绿色,有些地方还发黑。在湖水中央,已经搭建起了一个浮台,上面种满了各种植物。

公园管理处徐主任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湖南碧清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免费对公园内1400平方米水塘的水质进行公益性提质改造。

“我们是用生态的方法来杜绝蓝藻的产生。”公司施工负责人杨家清介绍,主要是要在水里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同时投放相当数量的螺蛳和蚌壳等贝类。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分解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产生的微生物则成为螺蛳和贝类的食物,等到螺蛳和贝类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再投放一些特定鱼类,捕食水中的螺蛳和贝类。如此形成一条食物链,从而杜绝蓝藻的产生。工程需要分为3个阶段:改良水塘底质、栽种水生植物和放置种上植物的浮床。

“暴发蓝藻的原因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相比投放化学药物,或者是用生物制剂防治等方法,桂花公园采用的这种纯生态技术在湖南属于首次。“不用化学药剂,没有二次污染,不用电。”杨家清说,他们的生态技术方法是植物加动物加微生物,采用的是“中药治水”的理念,见效虽慢,但是疗效好。3个月后见效,一年内构建生态系统,“构建成生态系统后,可以保证25年不会再产生蓝藻。”杨家清告诉记者。

公司总经理张展怀表示,城市公共水体环境的优良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重要环境指标及文明建设程度。这项水生态治理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城市湖泊、城市园林水体,楼宇景观水体还原改造。

示范二:烈士公园

方法:培养生物菌制剂,利用鱼类吃掉蓝藻

成效:湖水水质稳定达Ⅳ类

长沙烈士公园占地2083亩,水体面积(年嘉湖+跃进湖)1044亩,占了公园总面积的一半,其中年嘉湖水面积有近800亩。上世纪80年代的年嘉湖因为水体规模较大,加之进、出口都和浏阳河相通,过去以来一直都靠自净。加之后来每隔4年要换一次水,湖水基本没有污染。

年嘉湖的蓝藻比较严重的是2008年和2009年。当时由于城市建设,年嘉湖隧道工程施工需要,湖水被排干,湖内积年来的生物环境遭到彻底破坏。随着隧道工程竣工,年嘉湖重新蓄水,随即暴发了最大规模的一次蓝藻侵害。

编辑:橡皮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