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
民宅是相对官厅而言的,多是在外经商发迹后回乡建造的房屋。这里的民宅赣派风格特征突出,内涵丰富,且保存完好。
怡爱堂,是古村民宅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属明代建筑,外观与其它民居无异,但跨入大门就能立即体会到它的与众不同,其内部的木架结构独特得让人叹服。怡爱堂的用料与房屋体积相比异常粗大,结构及大厅两支立柱反映出其不属传统的江南建筑也不是北方的造型——是一幢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殊民居。梁枋、斗拱甚至就连怡爱堂堂匾,无不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厅堂地面漆黑发亮的方形地砖,虽然没有皇宫金砖那么宽大,但做工也较为考究规整,只是几百年来的踩踏致使地砖凸显“百及破”现象。怡爱堂的结构和建筑设计更多地采纳了当时主人的思想观念,并融入了赣中文化的建筑思维。
雕梁画栋栩栩如生
古村的人文雕刻
贾家古村精雕细刻上的古代人文文化元素体现得较为突出和明显。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建筑木构件上,艺匠们在不足盈尺的面积中以极其精湛的工艺和雕刻技法,将人文文化雕成一幅幅图组,融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使其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养恬堂在格扇裙板上雕刻的鸳鸯荷花,有的荷花盛开、有的含苞待放,也有已结成莲子的,鸳鸯则一上一下相互对视、含情脉脉。若漫步于楼下回廊,抬头望去,又厚又宽的梁上双面雕刻是一个个生动的人文故事:有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的“四爱”图;还有渔翁垂钓、樵夫砍柴、农家牛耕、学士读书的“渔樵耕读”图;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知音”图也并列其中。而天井上正中的美人靠全是雕花格扇,刻的是三国戏文的三顾茅庐、东吴招亲、空城记、煮酒论英雄。此外还有琴棋书画等。这些雕饰使这座绣楼又平添了几分书卷文人气息。
古村的装饰雕刻
许多古宅室内雕刻内容丰富,如厢房公式扇上雕刻着的十二个月花卉图案: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牵牛、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凌霄、十二月天竹。这些图案蕴涵着儒商之伦理的同时,还有月月花开香四季之意。也不乏夫妻之间恩恩爱爱、常聚常新及生活得和谐、愉快、如花似锦的寓意。
如贾家古村民居中常见的“果品图”:红枣与荔技组合即意早早得利;佛手、山楂、桃、石榴分别代表“福、禄、寿、喜”,且这些果品有的与福禄寿喜谐音。
游走于贾家古村之中,还随处可以看到很多运用石雕、灰批等表现手法制作出的精美的古建筑装饰,如石柱础、“门当(门簪)”与“户对(抱鼓石)”的朴素之美;神龛镂雕、透雕的精致,也属贾家古民居装饰雕刻中的主要内容。
古村的寓意雕刻
贾家古村雕刻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的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将民族的哲理、伦理等思想和审美情趣结合起来。其通常是用形声或形意、谐音、假借等方式来表达。如古村的雕刻用鲢鱼表示连年有余;仙桃表示长寿;蝙蝠、梅花鹿则表示福、禄等。有的刻雕“花开富贵”,有的刻上“八卦”以求平安,有的雕“麒麟送子”寓意子嗣绵长,有的鹿鹤、喜鹊梅花图案则寓意“鹿鹤长春”“喜上眉梢”,还有的更直白地用小青瓦组合成金钱纹透花窗景,寓意财源滚滚。
贾氏祖先在建房时,多用石雕、砖砌、木刻成特殊字形组合成“金钱万贯”。还有的在宝瓶上加如意头,意为平安如意;用莲花托升斗斗中置三戟,意为连升三级;三阳(羊)开泰、双凤朝阳、岁寒三友、鱼跃龙门等也是古村的主要寓意雕刻。
推荐阅读:
(来源:宜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