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9日消息:国有林场是国家重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去年11月,国家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验收组对我省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我省以98.8分通过国家验收。改革后,我省共有国有林场216个。
如今,这些焕然一新的林场,已成为我省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功能最完善、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森林景观最优美的区域。
曾经:国有林场苦于“找饭吃”
虽然是国有林场,但在改革之前,我省国有林场却长期陷入“经营面积普遍偏小、负债总额高、遗留问题多”的恶性循环。此外,不少林场经费完全靠自收自支,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处于“不工不农、城里不要、乡里不管”的状态。
“这种滞后的管理体制,加上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到位,致使大部分国有林场发展陷入困境,苦于"找饭吃",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来。”18日,省国有林场改革办一名负责人如是介绍。改革前,我省国有林场不仅数量多,而且职工也多——全省有425个国有林场,约占全国的1/10,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平均为5.8万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职工总人数10.28万人,约占全国的1/6,其中在职职工5.66万人,离退休4.62万人。
由于经营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高达47.95亿元,人均负债4.66万元。此外,有2.11万职工未参加养老保险,1.47万职工未参加医疗保险。还有场办学校83所,场办医务所(医院)63所,代管村组254个。
改革:以98.8分通过国家验收
2011年,我省被列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整体推进试点省。从此,425个国有林场迎来了“蝶变”的时刻。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对我省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确定了走公益性改革为主的方向,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总体目标为实现“三增一保”,即森林资源增长、林场职工增收、发展后劲增强、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