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是动力,投入是保障。为了保障创森工作投入,赣州市各级财政千方百计筹足造林绿化经费。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市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用于市本级创森和“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作。据统计,近3年来赣州市完成造林面积332.92万亩,其中山下造林95.50万亩,山上造林237.42万亩。
创森工作任重道远
据悉,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在赣州市申请创森的批复函中指出,创森是关注森林活动会组织开展的一项林业宣传实践活动,旨在推广城市森林建设典型,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改善。同时,国家林业局对赣州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赣州市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林业行业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尽快编制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扎扎实实地做好创建工作。
对此,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赣州市结合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南方(赣州)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制定了《赣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下一步,将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要求,请国家级专业单位结合赣州实际,编制《赣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科学指导赣州市创森工作实施,形成赣州特色,推动创森工作如期开展。
翻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记者发现,该标准从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和森林城市管理等五大方面分40条对城市相关指标进行细化要求。经过自测,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水源地森林覆盖率、郊区森林自然度等多项指标基本达标。
良好的创森基础鼓舞人心。然而,对照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标准,赣州市也存在不少差距。对此,赣州市出台的《赣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中,针对各项指标提出了解决方案。如,赣州市计划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55万亩,力争达到平均每年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5%以上;每年新增城市绿地近2%(约10000亩),力争5年内城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按照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的要求,力争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按照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他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力争5年内达标等。
森林为可持续发展 提供“绿色动力”
花草树木,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在享受各种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越发感受到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人们对绿色的渴望也越发强烈。“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口号是如此让人怦然心动。
人在林中,城在绿中,让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天然氧吧,是市民的期待,也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不但要筹集政府资金植树造林,而且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造林绿化,美化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大众通过栽植纪念林,认养、认种等一系列义务植物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中来,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城市绿化理念。
森林和绿色多了,我们的城市将生机盎然,我们的生态将更加优美,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希望。赣州这座城市必将在全社会参与植树护绿的浓厚氛围下,营造出一个独具魅力的低碳森林城市,绿色将成为这座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赣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