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苗
中国园林网12月21日消息:宋朝诗人苏东坡途径赣州大余时有诗句云:“瑞香花金边最良”。12月20日,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记者团走进“中国瑞香之乡”——大余。大余花卉已成为大余县的靓丽品牌和支柱产业,销往世界各地。12月20日一天,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记者团一行走访了赣州市的章贡区、赣州经济开发区、信丰、大余和南康。12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江西行记者团将乘车前往本次江西行的最后一站——南昌,进行为期一天的实地采访。
大余花卉历史悠久
据《大余县志》记载:宋朝时期大余就有栽培金边瑞香的记录。宋朝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南粤途径大余时,曾有“牡丹花国色天香,瑞香花金边最良,海棠花西湖为上,芍药花芳姿少比。”的诗句。宋朝词人王十朋途径大余时,写下了著名的《瑞香吟》。
1996年3月,大余县被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瑞香之乡”。现在,大余县形成了以金边瑞香、富贵籽、虎舌红三大花卉为主,比利时杜鹃、竹柏、桂花、香樟及各种树桩盆景、绿化苗木共同发展的花卉产业格局。
孔雀草(花皇后)斗艳
朝阳产业初俱规模2000年6月,中国花卉协会、国家林业局联合将大余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花木之乡”。如今,大余花卉形成了以县城南安镇为中心,辐射到323国道沿线各乡镇。其中,以南安镇、黄龙镇为重点区域。
据数据显示,大余现有花卉专业村7个,花卉生产基地18个,总面积1.8万亩。花卉业年产值2.88亿元,销售收入达2亿元。
大余县负责人告诉记者,大余的花卉生产已告别过去的一家一户庭院式生产,现已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花农花卉生产面积大的达300亩,小的也有5亩以上。
延长花卉产业链条
花卉生产已初俱规模,大余县加大科技投入。多年来,大余县与江西省农科院、南昌大学、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进行合作。拓延花卉的产业链条,提高花卉产品的附加值。
现在,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已经成功提炼出了瑞香的香精、香料,并运用在香水、香皂等日用化工方面和医用含片、滴鼻剂等药用品方面。
“这样的花可以卖到100元左右一盆”
开拓市场大余花卉香飘世界市场就是生存力。大余县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帮助花农开拓销售市场。现在,大余花卉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大余县政府通过组建一批龙头企业,为花农提供销售服务,开辟销售市场;扶持本地花木经济人,通过各种民间渠道提供销售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鼓励花农进行网上销售。现在,大余花卉在全国已形成三大市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主要是珠三角地区及海南、广西等地;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包括浙江、福建、山东等地;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包括山西、河北等地。其中,虎舌红远销日本、韩国,金边瑞香出口到美国、英国及港澳台地区。
与此同时,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汽车运输、养鱼等相关系列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大余县已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牌最响、全国闻名的一流花卉生产大县。